
当前,金堂县城乡规模日益扩大,结构日趋复杂,自然灾害、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日益增多,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,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任务艰巨,社会治理难度增加。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深化党建引领社区“微网实格”治理总体要求,县应急局积极探索推进“5+5”工作法,建立常态有效引导社会力量入网的应急管理治理工作机制,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和抗风险能力。
全域推进,多元织“网”
开展应急“守夜人”入“网”行动
(资料图)
推进“两辅”队伍入网。组建镇(街道)综合应急救援队16支、426人,村(社区)应急救援分队200支、2478人,共计2904人,增加微网格工作力量,积极开展应急处置、治安巡逻、安全隐患排查、社区治理等工作,减轻当地政府工作压力,为群众提供各种安全保障;引导社会力量入网,将水城救援队、信励救援队、水城救援协会纳入到金堂县应急队伍体系建设当中,充分发挥民间救援队伍在微网格工作中处早处小处了作用。
开展风险“观察哨”入“网”行动
坚持专兼结合、社会力量参与,着力打造覆盖全面、一专多能、精干高效的县—镇(街道)—村(社区)三级灾害信息员队伍。并建立健全定期培训机制,通过“课堂教学+案例讲解+现场演示+学员互动”等形式,开展相关法律法规、灾害应急处置、“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”上报操作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。同时,充分运用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,对网格地质灾害、气象灾害、水旱灾害、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开展风险分析,强化网格预警提示和灾情报送能。
开展安全“智囊团”入“网”行动
县应急局安全“智囊团”现有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高级项目总监1名,行政执法专业人员39名。通过将安全“智囊团”纳入网格,结合不同网格风险隐患事故特点开展指导服务。同时,创新“1+1+2”(1名分管领导+1名监察执法人员+2名业务专家)的工作模式,开展针对性把脉问诊,为总网格、微网格发现安全隐患并提供整治建议,推动建立村(社区)“微网实格”应急治理机制,提升微网格问题隐患发现和事故先期处置的能力。
开展减灾“志愿者”入“网”行动
一方面,联动水务、规自、经信、住建等部门组建志愿者宣传队伍30余人,在防灾减灾宣传周、安全生产月等时间节点,到万达广场、耍都等人员密集场所摆摊设点开展宣传活动。另一方面,抽调县应急局优秀党员干部20余人组建“应急先锋”党员志愿服务队,聚焦重点时段、重要场所、关键环节安全处置,下沉社区协助微网格工作,对九龙花园、健康小区等居民小区开展生活服务工作。下一步将在五一、国庆、春节等重大节假日持续开展下沉服务,帮助解决群众烦心事操心事。
开展防灾“宣传队”入“网”行动
组建以县应急局各科室负责人,部门、镇(街道)安全工作负责人为主体的防灾宣讲队,构建点线面“安全+应急”宣教新模式,通过举办线上知识竞赛、安全咨询、安全宣讲等特色活动,深入网格宣传普及防震减灾、防汛救灾、森林防火知识技能,切实增强防灾宣讲的说服力,以实际行动带动网格内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安全、讲安全。截至目前,共开展线下警示教育3次、宣传培训活动500余场次,真正做到把安全知识讲清楚、讲明白,让老百姓听得懂、能领会。
赋能支持,“网”罗万象
实施微网格“神经末梢”工程
一是为全县230名独居老人安装独立式烟感火灾探测器,有效实现火情早发现、早处置。二是推进“林火视频监控探头”安装工作。截止目前,已有33个安装到位并投入运行,覆盖全县16个镇街道。三是全面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平台使用。目前已接入企业56家,实时监管46家,实现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企业远程动态监控。四是强化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动态监控和电子运单管理。督促指导辖区内危险品运输企业严格落实监控责任,进一步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重点企业风险监测预警,切实利用科技力量发挥发现隐患的“神经末梢”作用。
实施微网格“一屏全观”工程
一是探索将城市安全风险综合应急平台与微网格有机融合,分批次接入智慧应急场景,在系统中展现微网格周边应急力量、应急资源、避难场所、脆弱目标、风险隐患等相关要素,科学规划救援疏散线路,为突发事件处置提供强有力支撑。二是开发自然灾害决策辅助系统。在统筹县级部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的基础上,依托智慧应急平台,接入雪亮工程、水文监测等多种视频监控设备,配备和接入卫星电话、无人机等实时信息传输设备,不断丰富抢险救援“毛细血管”,将精准救援投送到千家万户,为守好平安底线织密网格基础。
实施微网格“执法助力”工程
印发《金堂县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办法》,充分发挥微网格员“人熟、地熟、事熟”独特优势,激励微网格员积极发现上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、森林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线索信息,在查实后给予相应奖励。同时将相关信息上传至“大联动·微治理”网格管理系统和“智慧应急”平台,按照“网格发现、镇街吹哨、部门报到”工作机制,由镇(街道)政府和县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研判后,赶赴现场核实处置并实施分类分级执法。
实施微网格“培训提能”工程
线上线下相结合,开展安全生产、消防安全、自然灾害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,系统提升微网格员发现和报告事故灾难、自然灾害风险水平,增强微网格员识灾、辨灾、防灾能力。一是开展线上培训。结合各类微网格的风险特点,制作通俗易懂、可操作性强的培训课件,利用“金堂县应急管理局”官网、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上传相关基本知识和视频培训资料。二是开展线下培训。邀请专家下沉指导和组织专题培训,组织全县16个镇(街道)200个社区500余名专职网格员进行燃气安全专项培训,赋能“微网实格”提升应急管理能力;组织召开基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修订培训会,结合金堂实际分析多个案例,使基层扎实掌握辖区内的灾害风险、隐患点位和薄弱环节,切实让基层防汛应急预案发挥应有效能。
实施微网格“安全家园”工程
积极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。目前官仓街道荣华社区已完成准备工作等待验收,土桥镇梁家沟村正在开展创建工作,官仓街道、高板街道、又新镇、土桥镇已完成安全社区复评工作。持续深入推进安全宣传“五进”工作,进一步普及安全防范知识和自救技能。同时,向全县群众随机或定向发送各类安全防范知识和提醒短信近28万余条/次,有效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。
— END —
来源:成都市金堂县应急管理局